中心診所 - 胡小姐
住院這幾天,認識了一些專業的護理人員,
在這邊要表揚一位優秀的「胡」姓護士。
(我已經告知她,會記述她的事情)
她是一位無庸置疑的好護士。
「信念」,促使她成為一個細心開朗讓人感覺非常舒服的護理人員。
第一個信念,
是「不認輸」。
因為她的外表實在是長得很光彩奪目,小臉,假睫毛,瘦高身材,
再看到她要接下來照顧我時,我實在心中一驚 「這,這夜店妹要照顧我嘛?」
但這也是她不服輸的源頭。
從求學時代開始,她就愛打扮,而也的確愛玩,
導致師長都認為她只會玩,什麼都不會,
而就是那一股氣 – 不想讓人家覺得我只會玩。
於是,她努力工作,也進而從病患的口中,上司的考績中,
證明自己不只會玩,而且也可以把事情做的很好。
身為一個被她照顧過的病人,我打從心底覺得她實在很優秀,
不只是照護的細節無微不致,她是有從病患的內心去體驗別人的需求,
用最自然也最坦率的方式表達她的關心還有照護,非常難得。
第二個信念,
是「補償」。
還沒覺醒前,她在課業上的表現的確不佳,
導致她休學一年,而比同一屆的同學晚畢業了一年。
而就在她該畢業而沒畢業的同一年,她的爺爺生病,且病逝。
爺爺臨走前,胡小姐很懊惱也很悔恨,
她總覺得,如果她早一點點畢業,就可以好好照顧爺爺,
搞不好爺爺也不會那麼早就離開人世。
站在一個非常客觀的立場來分析,我必須說,這是一種投射的心理,
爺爺病逝與她是否可以成為護士其實沒有必然關係,
但因為「爺爺離開了」對她是一種很大的打擊,
而人通常會在這個時間點去找出很多的不足點進一步的放大,
衍生出自己前進的動力。
但這不是一件壞事,至少對胡小姐而言是件好事,
爺爺臨終前,她答應爺爺,要做一個優秀的護理人員,
我相信她做到了,她的爺爺一定也很開心。
從她身上,我得到了一些啟示,也觸發了我很多層次的思考,
其中一個很重要的,那就是…
該怎麼去被評估一個人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度?
以往的我,比較這種貢獻度的問題,是非常客觀的,
客觀到近乎可以拿個天平來比較,
舉例來說,企業家,捐獻了大量資金,提供大量工作機會,
創造出了多元商機,姑且只探討有良心的企業家,不會去侵蝕社會價值,
那他的貢獻度肯定比一個建築工人還要多。
而這也是我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原因,我希望可以多幫助一些人。
但這個觀念是有瑕疵的,其實,貢獻,應該是主觀的,
今天,不用去在意他人與自身能力的差別,只是努力,執著,
而且忠實的把自己的信念貫徹到底,在這個信念不帶有惡意的前提下,
你就達到了自身百分之百的貢獻度。
這是很奇妙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當你主觀的活在自己的世界,
並且用主觀的信念去完成自己的目標,你卻不知不覺得幫助到了很多人,
不管是用你實際的貢獻去幫助他人,或是你的信念感動到其他人,
這種連鎖反應,才是建構起人與人之間和諧社會的棟梁。
金錢,工作,機會。
我不能否認,他們都是正面的事物,
但是,這些東西依舊沒有辦法去啟迪你的心智,帶著你往正面的方向去走,
胡小姐,她是一個才77年次的護士,學歷不好,
工作的地方也只是個地區性的醫院,生活並沒有什麼大志,
只求可以將自己身邊的病患都照顧的好好得,
但我相信,被她照顧過的病患一定都有感動,一定都有感觸。
這樣的機會很難得,
在六天的加護病房相處下,
她給了我一點陽光,謝謝妳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